Rss & SiteMap
制冷俱乐部 http://www.china-r.com/club/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如下图1所示。它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其工作过程如下:制冷剂在蒸发压力下沸腾, 蒸发温度低于被冷却物体或流体的温度。压缩机不断地抽吸蒸发器中产生的蒸气,并将它压缩到冷凝压力, 然后送往冷凝器,在冷凝压力下等压冷却和冷凝成液体,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传给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 与冷凝压力相对应的冷凝温度一定要高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膨胀阀或其它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 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时,压力从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部分液体气化,剩余液体的温度降至蒸发温度,于是离开膨胀阀的制冷剂变成温度为蒸发温度的两相混合物。 混合物中的液体在蒸发器中蒸发,从被冷却物体中吸取它所需要的气化潜热。混合物中的蒸气通常称为闪发蒸气,在它被压缩机重新吸入之前几乎不再起吸热作用 。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压缩机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气并造成蒸发器中低压力、冷凝器中高压力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心脏; 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蒸发器是输出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取冷量的目的; 冷凝器是输出热量的设备,从蒸发器中吸取的热量连同压缩机消耗的功所转化的热量的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电能)起了补偿作用,使制冷剂不断从低温物体中吸热,并向高温物体放热,从而完整个制冷循环。 | |
压缩机: 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发器中低压、冷凝器中高压,是整个系统的心脏。 压焓图的结构如下图2所示。以绝对压力为纵坐标(为了缩小图的尺寸,提高低压区域的精度, 通常纵坐标取对数坐标),以焓值为横坐标。
图中临界点K左边的粗实线为饱和液体线,线上的任何一点代表一个饱和液体状态,干度 x=0。 右边的粗实线为饱和蒸气线,线上任何一点代表一个饱和蒸气状态,干度 x=1。这两条粗实线将图分 为三个区域:饱和液体线的左边为过冷液体,过冷液体的温度低于相同压力下饱和液体的温度;饱和蒸气线的 右边是过热蒸气区,该区域内的蒸气称为过热蒸气,它的温度高于同一压力下饱和蒸气的温度; 两条线之间的区域为两相区,制冷剂在该区域内处于气、液混合状态(湿蒸气状态)。图中共有 六种等参数线簇: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理论循环工作过程可清楚地表示在压焓图上,如图3所示。
现将图3中各状态点及各个过程叙述如下: 点2表示制冷剂出压缩机时的状态,也就是进冷凝器时的状态。过程线1-2表示制冷剂蒸气在压缩机中的等熵压缩过程 ,压力由蒸发压力 升高到冷凝压力 。因此该点可通过1点的等熵线和压力为冷凝压力的等压线的交点来确定。由于压缩过程中外界对制冷剂作功,制冷剂温度升高,因此点2表示过热蒸气状态。 点3表示制冷剂出冷凝器时的状态。它是与冷凝温度 所对应的饱和液体。过程线2-2'-3表示制冷剂在冷凝器内的冷却(2-2')和冷凝(2'-3)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是在冷凝压力 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进入冷凝器的过热蒸气首先 将部分热量放给外界冷却介质,在等压下冷却成饱和蒸气(点2'),然后再在等压、等温下继续放出热量, 直至最后冷凝成饱和液体(点3)。因此,冷凝压力的等压线和x=0的饱和液体线的交点即为点3的状态。 点4表示制冷剂出节流阀时的状态,也就是进入蒸发器时的状态。 过程线3-4表示制冷剂在通过节流阀时的节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冷剂的压力由冷凝压力降到 蒸发压力 ,温度由冷凝温度降到蒸发温度 ,并进入两相区。由于节流前后制冷剂的焓值不变,因此由点3作等焓线与蒸发压力的等压线的交点即为点4的状态。由于节流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所以用一虚线表示3-4过程。 过程线4-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气化过程。由于这一过程是在等温、等压下进行的,液体制冷剂吸取被冷却介质的热量(即制冷)而不断气化,制冷剂的状态沿蒸发压力的等压线 向干度增大的方向变化,直到全部变为饱和蒸气为止。这样,制冷剂的状态又重新回到进入压缩机前的状态点1,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制冷循环。 | |
在进行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系统中各设备内功和热量的变化情况,然后再对循环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忽略位能和动能的变化,稳定流动的能量方程可表示为 式中 Q 和 P 是单位时间内加给系统的热量和功;qm是流进或流出该系统的稳定质量流量;h是比焓;下标1和2分别表示流体流进系统和离开系统的状态点.当热量和功朝向系统时,Q 和 P 取正值. |
图好象看不到的...
制冷的原理不需要那么多,否则反而会被弄糊涂了。其实短短的几百字就可以说明清楚了:
蒸汽压缩循环式制冷系统都是通过四个过程来完成的。即:节流过程——蒸发过程——压缩过程——冷凝过程。简单地说八个字,即节流、蒸发、压缩、冷凝。
节流,通过节流装置,即节流阀(也称调节阀或膨胀阀)。制冷剂的高压液体经过阀的狭窄通道使其流量和压力得到节流变小而成为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此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虽然变了,但制冷剂的液体形态基本没变。
蒸发,通过热交换装置,即蒸发器。低压液体在其中与外界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即传热,实际为吸热)而产生沸腾(汽化)现象。从而使外界物体的温度不断得到降低。沸腾(汽化)后产生低压制冷剂蒸气,从而改变了制冷剂的形态,由低压液体改变成低压气体,但压力未改变。
压缩,通过制冷压缩机。低压低温制冷剂蒸气被压缩机吸入,经过气缸压缩,成为高压高温气体排出压缩机。在这其间只改变了蒸气的压力,但气体的形态未改变。
冷凝,通过热交换装置,即冷凝器(也称散热器)。高压高温制冷剂蒸气在其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实际为放热)而冷凝(冷却)而液化,从而又改变了制冷剂的形态,由高压蒸气改变成高压液体,但压力未改变。
整个制冷过程就是通过这四个装置形成一个循环系统,如此反复循环,从而不断使温度得到降低。
怎么个不对法?请说说你认为对的循环过程。“顺序”不对,怎样的顺序才是对的?
我也看不到
很好了,我也有很大的收益啊
压力开关和压力传感器,请问中央空调系统里面用的多不多?
现在做这块产品的销售,麻烦各位帮忙介绍几家客户 谢谢